【戲曲新聞】戲曲學院師生首同登傳藝金曲舞台 大旗翻騰、唱念做打展青春能量
戲曲學院師生首同登傳藝金曲舞台
大旗翻騰、唱念做打展青春能量
國立臺灣戲曲學院【114.08.25新聞稿】
第36屆傳藝金曲獎於8月23日晚間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行,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多位師生與校友受邀演出與頒獎,年輕學生展現多年勤學苦練的成果,為全場觀眾帶來精采絕倫的戲曲盛宴。
開場節目〈大樹下〉由本校京劇學系六位學生挑戰高難度「耍大旗」與翻跟斗功夫,結合官將首的淨化儀式與傳統雜耍技藝,展現青年學子日復一日的紮實訓練。大四學生徐浚家與大三學生宋嘉城表示,同學們僅用三天就完成正式合排,雖然壓力極大,但能在戲曲界最高榮譽的舞台展現成果,既是挑戰更是榮耀,希望能將這份經驗傳承給學弟妹,延續戲曲藝術的薪火。
在〈大樹下〉節目的京劇橋段中,本校歌仔戲學系老師古翊汎與京劇學系學生羅大景同台演出「張飛戰馬超」,兩人對打武戲默契十足,展現「勢均力敵」的震撼氣勢。已多年未演出京劇的古翊汎老師表示,很開心能重新以京劇角色站上舞台表演,也欣慰見證學生勇於挑戰經典角色、用心揣摩人物神韻。
歌仔戲學系大二新秀張博智則與本校校友、傳藝金曲獎「最佳青年演員獎」得主鄭紫雲合作,演出歌仔戲民謠《桃花過渡》。年紀輕輕的他首次挑戰跨齡角色,詮釋滄桑老態的渡船老翁,張博智投入近一個月的時間勤加練習,揣摩老者聲腔與動作。他說,這次最大的挑戰是學會「演角色,而不是演自己」,雖然緊張但不怯場,因為能站上傳藝金曲舞台是一種榮耀,也是一次難得的磨練。
不只青年新秀勇於挑戰自我,專業演員則以跨文化合作展現深厚功力,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青衣演員顏雅娟參與典禮的第二段節目,與其他三位藝術家攜手合作表演,四人融合京劇、歌劇、原住民音樂與客家民謠,各展其技以多元聲音譜出和諧之歌。顏雅娟擔綱演唱《白蛇傳》斷橋中的〈你忍心〉唱段,歌聲婉轉淒美,展現跨文化藝術的對話能量。
此外,本校的臺灣特技團也帶來「疊羅漢」與「立方體旋轉」等高難度特技,隊形層層堆疊、動作行雲流水,令觀眾屏息凝神,專注於每一個驚險卻精準的瞬間,現場氣氛達到高潮。
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這次參與傳藝金曲獎演出的師生陣容堅強,包含京劇學系學生張兆霖、陳弘智、陳弘偉、宋嘉城、徐浚家、羅大景以及歌仔戲學系學生張博智;老師方面則有京劇學系老師戴立吾、歌仔戲學系老師古翊汎與復興京劇團青衣演員顏雅娟,共同攜手獻藝。師生同台展現紮實訓練成果與世代傳承,為觀眾帶來兼具專業與青春活力的精采演出。
更令人振奮的是,本校師資亦在本屆傳藝金曲獎傳來佳績,歌仔戲學系兼任老師張孟逸榮獲「最佳演員獎」,展現細膩動人的表演功力;歌仔戲學系兼任講師陳歆翰則以創新音樂語彙奪得「最佳音樂設計獎」。兩位老師的卓越表現,不僅是個人藝術實力得到肯定,也再次彰顯本校在戲曲教育與創作上的豐沛能量。
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敖國珠指出,戲曲學院長期致力培育戲曲專業人才,此次師生能登上傳藝金曲的舞台呈現成果,不僅是對訓練成果的肯定,對師生而言都是寶貴的經驗。未來,學校將持續深耕傳統藝術教育,期盼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戲曲表演藝術人才,讓臺灣戲曲在新時代持續綻放光芒。
(滑動照片,觀看更多精彩瞬間!)









